河曲单寨乡:“三维赋能”激发到村工作大学生干事热情
河曲县单寨乡坚持把到村工作大学生队伍建设作为夯实基层党建、破解人才瓶颈、推进乡村振兴的“重要抓手”,创新实施“精准培养、严管厚爱、实践赋能”三维赋能机制,通过“育苗、塑形、展翅”全周期管理,引导大学生在基层一线经风雨、长才干,打造一支“留得住、能管用、干得好”
河曲县单寨乡坚持把到村工作大学生队伍建设作为夯实基层党建、破解人才瓶颈、推进乡村振兴的“重要抓手”,创新实施“精准培养、严管厚爱、实践赋能”三维赋能机制,通过“育苗、塑形、展翅”全周期管理,引导大学生在基层一线经风雨、长才干,打造一支“留得住、能管用、干得好”
11月12日晚,大型非遗音乐剧《大河长歌》全国巡演第三站在浙江慈溪圆满落幕。演出不仅呈现了一个动人的传承故事,更完成了一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河曲民歌、二人台与现代音乐剧舞台的完美融合,让古老艺术焕发出跨越时空的感染力。
11月12日,在河曲县旧县乡的黄土坡上,27岁的李红霞(网名“嗲沟小可爱”)正蹲在自家院子里直播。镜头前,她素颜扎着麻花辫,操着一口晋西北方言,向网友展示刚起的红葱:“瞅瞅这葱白多直溜,切开全是汁水,炒肉、炖鱼、拌凉菜,香得很!”短短三年,这位原本在城里当化妆
国能山西河曲发电有限公司是国家“西电东送”北通道主要电源点之一,现在建、投产总装机容量3124.9MW,属于煤电一体化、煤电+新能源及热电联产企业,现有在册职工432人,本科及以上学历387人。
国庆中秋“双节”同庆, “回家”“团圆” 成为街头巷尾最温情的主题词。有人跨越山海奔赴家的方向,有人围坐餐桌共享天伦之乐。在这一幅幅平安祥和的团圆画卷中,总有一抹 “藏青蓝” 格外耀眼 —— 河曲公安的民辅警们用奔波的脚步、细致的排查、温暖的安抚,为千家万户的
长歌溯大河,非遗奏新声。9月28日晚,忻州大剧院内大型非遗音乐剧《大河长歌》精彩上演。该剧深度挖掘黄河文化与河曲非遗内涵,以河曲县毗邻“九曲黄河”的壮丽自然景观为叙事背景,有机融合本地风俗民情、地貌特征与文化符号,生动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
9月25日,河曲县与瞭望周刊社进行战略合作签约,以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,共同谋划发展。县委书记石光源主持签约仪式并讲话,瞭望周刊社党委常委、副总编辑谢鹏出席并讲话。瞭望周刊社事业发展部主任胡梅娟,北京瞭望时代传媒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哲,瞭望财经副主编刘宝丹和县委常委
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,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。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为了展示老区新时代的新成就、新面貌、新变化,央广网记者走进山西革命老区看发展,推出《光耀太行·红土巨变》融媒体系列主题宣传。
“您尝尝这冻干火龙果,甜度不输鲜果,营养保留率达到98%。”在山西莲芯硒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产品展示区域,总经理马胜峰拿起一枚色泽鲜亮的冻干果肉递给记者。
为广聚天下英才,推动高质量发展,河曲县将于2025年9月21日至24日,赴北京参加山西省“人到山西好风光”人才宣介活动,并在清华大学、首都师范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三所顶尖学府举办系列精彩活动。
“您尝尝这冻干火龙果,甜度不输鲜果,营养保留率达到98%。”在山西莲芯硒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产品展示区域,总经理马胜峰拿起一枚色泽鲜亮的冻干果肉递给记者。
近年来,河曲县将红葱产业确立为“特”“优”农业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,通过政策与资源双向发力,推动种植规模持续扩大。2025年,全县红葱种植面积突破3万亩,预计将收获红葱5万吨。这一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,已然成为老百姓增收的“金苗苗”、乡村振兴的“新引擎”。
2025年9月5日,河曲县电商文化节活动正式拉开帷幕。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推进河曲县西口海红特色产业乡村e镇项目工作,促进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,并推动电子商务新模式、新业态的快速发展。
9月7日,由中共河曲县委宣传部主办,河曲县文化和旅游局、河曲县宣传事务中心承办的第六届“海红花”奖民歌二人台大赛(决赛)在我县人民广场举行。大赛为期三天,来自全县各行各业、各年龄段的选手同台竞技,充分展现了河曲县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和群众艺术的蓬勃活力。县政协主
“能在年均气温只有8℃的晋西北种出火龙果,谁说不是奇迹?”现年59岁的庄稼汉邬瑞华边说边利落地摘下一颗紫得发亮的果实,粗糙的手掌轻抚果皮,语气中充满自豪。